情人節的這天,一個月感冒二次下,粉多人推薦下,Lily選擇看了電影<<陣頭>>,看完,我擦了自己眼角未流干的淚水,告訴自己,這真的是一部台灣的好電影。看完這部電影,給我的感慨蠻深,有期許的部分,也有認同的部分。
讓我先談談對這部電影,我認同的部分:
1、台灣文化傳承
陣頭,是台灣佛教儀式中一種重要的儀式;而這部電影的背後,也是真人真事的改編,之前電視便有專訪九天民俗技藝團因輔導中輟生透過鼓的學習揚名國際,這更讓我們看到一群人透過不同的方式默默地為台灣下一代努力。
在陣頭最後因為世代的變遷而做的改變,EX 像電音三太子啊…把三太子背上玉山啊..環島啊..還有讓八家將和現在的街舞結合起來,我終於明白,在我們這世代的年青人,背負著在傳統和現代之間改變的壓力和創新。因為在我們的下世代,真正的傳統只能從DVD裡去找尋,而這..雖是一種無法保留原始的遺憾,卻也是另一種順應時勢的改變..它對嗎?沒有對和錯,它只是讓更多人看得懂…
我是一位基督徒,我並沒有排斥看這樣一個傳統的文化,在這部片裡,我認同在地精神、我讚嘆創新地改變、更期許未來有更優秀的年青人可以保護這樣的文化;我是一位基督徒,在這部片裡我也看到愛,也是愛,讓最後所有孩子的父母親為之驕傲,也是愛,讓孩子明白,父母的關心不是我們想要的方式時,我們的判逆是真的就可以表達"我們要的是什麼嗎?",而,我們又真的懂"父母親想表達什麼嗎?"。
2、父子之間的代溝
前陣子,我聽到一位年邁的父親在電話那頭,用幾乎哭泣的聲音告訴我"我兒子,怎麼會這樣呢?我辛辛苦苦培養他讀大學,唸研究所,他都不告訴我他在外面受到什麼困難..他很乖的啊!!!但他都跟我不告訴他在想什麼,我多麼想知道他在想什麼,有什麼困難,但他都不說…你都不知道,我只會種菜而已,我是老實人,看到我兒子這樣,我兒子是獨子耶,我有多難受啊…."聽著長者這樣的話,我心裡在想的是,"孩子,你什麼都不說,是真的孝順嗎?",曾經我看過一篇網路文章,我忘了在哪裡看的,但有一句話我印像很深,其實真正的代溝是孩子造成的。種菜的父母親哪裡懂得外面世界,而孩子又怎麼能用外面世界的壓力來怪自己的父母不懂事,而你們又懂父母賣了多少菜才讓你們讀書的嗎?
這部電影很巧妙地把現代很多父親的形像"霸道"、"不講理"地演出來,我認為很多的家庭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其實在於"我們"如何改變,跟"我們"如何讓父母知道我們的堅持,而不是判逆或沉默表達我們的不滿…
3、年青人的夢想
我很喜歡電影最後柯有倫唱的那首歌裡的一句歌詞"漂泊的年青是有意義的代價"(大概啊..我也忘了…)這句話,是很棒的~曾經我常認為,如果我再年青個四五歲,或許會更好,但也因為年青才換得現在對於事情的成熟思考度,或許也是不錯。只要現在懂得把握年青就好了,不是嗎?
對於這部電影,期許的部分
1、少一些溝通,多一些文化教育色彩…
這部電影的標題即然下的是<<陣頭>>,相信導演一定更想把電影推向國際舞台,那我覺得"陣頭"對於有的台灣人而言即是陌生了,更何況是外國人,他們怎麼搞得"陣頭"是什麼樣的一種活動,如果電影中可以交代更清楚"陣頭"的由來,比起在劇中描述父子之間的矛盾會來有更有看頭跟教育的義意。
這個部分,"那些年"就拍得不錯,借於旁白讓觀眾明白那些年想表達平行時空的概念是種勇敢、也是一種遺憾下的美。
2、代溝永遠存在
一樣的,我認為"代溝"永遠都會存在,不管哪一世代、哪一個國界的人都會存在這樣的問題,我不認為在劇中過多刻意地想表達父子之間的情感會為這部片加分,而傳承的意義,也是介於媒介的力量讓更多人懂得何為"傳統",何為"改變"我想,這是導演,也是任何一位製作人都該思考的問題。
為何泰哥(柯有倫 飾)以打鼓取勝,而小鬼(黃鴻升 飾)以跳八家將取勝,這中間導演並沒有交代,我單純地只是認為~原來陣頭裡.就是要有打鼓跟跳八家將,那為何要如此呢?我想,還是要Google囉…
再過十年、二十年…傳統如果不在,我們該追尋什麼.
留言列表